业务电话:13590940718
首页
ERP整体解决方案
项目于2020/06/15正式启动,经过近9个月的调研,讨论,开发,然后再调研,再开发,测试,讨论;经历无数次的会议及需求调研,近300页纸的需求文档。该模块在2021年03月份正式开始测试上线了。 辛苦公司开发组的各位程序员兄弟了
目标01. 按每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来追踪每张生产工单的进度及每道工序 的完成数量。 目标02. 记录每张工单在每道工序合格数量、报废数量、返工数量,并提供报表资料给人事用于核实工资。 目标03. 工单完
标准方案列表 功能模块 解决的问题 仓库进销存 1.权限控制和基础资料 2.物料资料和产品BOM 3.业务销售(报价、出货、退货)4.采购供应(采购申请、收货、退货)5.生产
壹阿批平台(简称E平台)包括企业OA协同办公模块,壹阿批手机App应用、壹阿批手持终端PDA应用、壹阿批车间电子平板应用。 其中壹阿批App应用是一款配合企诚ERP软件使用的手机App软件;它覆盖了企诚ERP中的仓库管理、物料进销
“产品领先、伙伴至上、共创双赢”是企诚软件最新的渠道发展策略。企诚软件一直致力于打造企业ERP管理软件产业链,并为更多的渠道合作伙伴提供开放和便利的渠道服务平台。推动合作伙伴获取前所未有的利润空间,真正实现共创双
中山市企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,2005年创建于广东中山,为工厂提供数字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。主要为工厂企业提供ERP系统实施与定制开发服务、SRM供应链系统、WMS仓储精细化管理系统、MES车间制造执行系统、HNT汗诺塔企业经营数
ERP整体解决方案
动态资讯 >行业洞察 >正文


当前所在页面: 首页 > 动态资讯 > 行业洞察 > 2019,你靠什么率先破局?
2019,你靠什么率先破局?
时间:2019-01-05 11:47:53.0

你总是期待风口,殊不知风口就是浪尖,浪尖不可持续。对于企业来说,比风口更重要的是竞争战略的远见。

 

2018年,中国企业的日子不好过,很多企业提前裁员或者放假了,所以今年农民工返乡潮来得格外早了一些。

 

现在很多人在问,今年民营企业倒闭了不少,明后年民营企业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吗?很多人认为,这种可能性并不大。

中国企业遭遇5重困境

 

1.实业被地产的高利润挤压,日子越来越苦逼

总结过去10年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?答案一定是房地产困境。

 

房地产的门槛不高,只要有钱就可以请到好的建筑公司、物业公司、装修公司等。短短8-14个月的开发周期,就能赚几个亿,过去几年房地产是造富的机器,这是有道理的。

 

有这样一个产业可以这样赚钱,企业家们会干嘛?几乎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去做了房地产,比如雅戈尔、美的、海尔都有房地产公司,几乎没有哪家大企业不做房地产的,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什么?做房地产是10个月就可以赚几个亿,但很多做实业的干10年可能都赚不了几个亿,所以大家都会去做房地产,将实业视为苦逼。

 

2.互联网暴利效应,让中国企业越来越焦虑

苏宁、国美从成立做到1000亿,差不多花了15-20年;联想、海尔、万科做到1000亿差不多用了25-30年;小米用8年时间做到了三四千亿,但不是最快的,拼多多花了2.5年的时间做到了4000亿。当这种财富效益呈现出来时,中国实体企业家们就待不住了。

 

还有更大的奇迹在互联网里面,比如摩拜单车,一个小姑娘有了想法之后通过资本迅速将公司做成上百亿的市值。

 

在互联网体系中有太多这样的公司,很多中国企业在最近4、5年里陷入了焦虑,企业应该怎么做?未来怎么办?

 

3.产品越来越不好卖,未来拼的一定是顾客价值 

现如今,传统食品越来越不好卖,而像良品铺子这样的休闲食品却卖得很火,消费者为什么会对他们爱不释手?因为今天的年轻一代买的不是产品,买的是一种精神或者乐趣。

 

传统食品,尤其是很多传统历史悠久的食品企业,仍然在遵循过往陈旧的文化包装,这种做法只会把企业往绝路上推。企业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品牌故事背景,但绝不能作为第一诉求,过分贩卖传统文化。

 

未来拼的一定是顾客价值,产品必须清晰地告诉顾客为什么要选择我而非竞争对手,而非自我的夸张与包装。产品必须成为消费者心里的“知音”,才能成功。

 

4.传统营销方法已经没有了相对优势 

不管在哪个行业、哪个市场,相对来说,传统营销似乎都找不到“优势”了,如果你的企业商业模式还是老一套,生产、加工、产品、招商、广告,这一套路早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行活,闭着眼睛都会干。当所有企业都会用这一套进行竞争的时候,所有企业的营销就都没有了优势!

 

任何事物,不怕小,就怕没有势。小米雷军说,站对了风口,猪都能飞上天,风口就是势,没有这个势,企业就是一潭死水,是非常可怕的。关键如何找回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,是所有传统企业老板最大的命题。

 

面对未来,奉劝所有传统企业人:不要用已知否定未知,不断地学习和交流才不会让思维僵化。

 

5.不转型等死,转型怕找死 

转型,这个词已经被2018年说烂,但这两个字的确关乎企业生死。尤其是大企业,年销售额过10个亿的企业,靠的就是传统的渠道和团队,转型谈何容易。转的动吗?很难。诺基亚的企业文化、管理规范、专利创新都是全球顶尖的,但为什么消失?答案很简单,诺基亚和成就他的时代一起被消失了。

 

对于企业,转型有两种。第一种,被迫转型,当问题集中到不能解决的时候,倒逼企业转型,这种转型成本是很大的,也是很痛苦的,但不手术必须死亡。

 

第二种转型,是预见式转型,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洞察能力超强,这种企业家是稀缺的,比如IBM当年把PC业务卖给联想,就是在PC机快不值钱的时候提前卖了个高价,IBM提前完成转型,非常成功。但这种企业家在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。

 

人,往往不愿意割舍过去的成功与光荣,恋旧情节是人之常情,但商业不能恋旧,李嘉诚警告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喜欢上任何一个行业或业务。往往动感情的时候,就是失败的开始。

 

2019年如果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逆转,中国企业依然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。

破局突围

中国企业需要更有效的竞争战略知识

 

对于这些陷入前所未有的竞争困境的创始人和经营者来说,到底要如何突出重围,赢得竞争?他们的出路在何方?

 

从根本上讲,当下经济下行和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失衡。过去,我们强调从需求侧解决社会经济效率问题,忽略了供给侧,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,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。

 

任何一次危机的发生,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机遇。

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大竞争、同质化的时代,企业间的竞争从过去的“抢夺新增”变成了“虎口夺食”,市场几乎变成了一个零和博弈,企业的增长均来自于竞争对手。因此,想要赢得竞争,企业必须以顾客心智为基点,以竞争为导向,基于竞争对手的结构性弱势,创建自身运营和差异化的认知优势,从而让消费者选择你而非你的竞争对手,最终实现品牌竞争和溢价。

无一例外,他们都身处一个竞争极端激烈的行业,都面临着种种困境,但却都走出了“独立行情”。

 

奥妙何在?简单来说,因为他们都在践行竞争战略。

 

竞争战略在今日中国是一门非常稀缺的应用性知识,这门学问对于帮助中国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,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。而对于深陷重重困境的中国企业来说,竞争战略无疑是“一剂良药”。

2019年

中国企业还可以做些什么?

那么2019年,面对如此这样艰难的经济环境和悲观的市场预判,中国企业究竟要如何借助竞争战略突破市场、逆袭突围呢?

 

1.积极洞察并激发出隐性需求

实际上,中国经济存在一种奇特现象:一⽅面,内需不振,国内企业抱怨市场饱和、萧条;另⼀方面,中国消费者却在国外市场“挥金如土”,尽情享受购物带来的快乐。

中国消费者强劲的购买⼒似乎和我们对内需的相对羸弱的认知相悖。对此,国内消费者之所以在国内市场“引而不发”,其根源并不在“需求侧”,而在“供给侧”,即我们的企业不能提供有效满⾜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,即“有效供给不足”。其结果就是,不得不通过海外购买来满⾜隐性需求,中国企业将海量的市场机会拱手让给洋品牌。

中国企业只有懂得如何洞察消费者的隐性需求,并拥有将其创建为消费者显性价值的能力,才能够从洋品牌中夺回部分“失地”,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就足以承载中国企业品牌成功的需要。

 

反之,如果中国企业长期深陷价格战,不仅将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, 被压在一个个显性化市场中,被迫陷⼊价格血战。长此以往,很可能导致在和洋品牌竞争中失去“⺠心”,甚⾄企业的既有成果也有付之东流的危险。

 

当“生存还是死亡”成为中国企业的哈姆雷特式拷问之时,帮助中国企业洞察消费者隐性需求,赢得竞争优势的理论成为时代所需。

 

2.找到一条适合的、可行的创新路径

中国市场承载了全球近1/5人口,前景广阔、需求差异大、品类极度细分,这一特点使得中国企业在创新上更具天然优势。对中国企业而言,找到一条适合的、可行的创新路径,关乎中国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顺利运作。

对此,研究总结提炼出以下让创新更有效的方法,助力更多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。

(1)找到创新原点,基于顾客价值创新。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,因此,只有基于顾客价值进行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。创新的原点是顾客价值,最终检验创新是否有效的标准是能否为顾客创造差异化价值。

 

(2)率先进行认知创新,化解同质化竞争。真正的创新不在企业内部,在企业外部——在顾客的头脑中进行“认知创新”。这就要求企业回到顾客端,从顾客认知的角度进行价值创新,将经营重心转向认知的差异化,进而突破企业运营创新的边界。

 

(3)用认知创新引领运营创新。真正的创新是既要先动“心”,也要再动“身”——“心”是顾客的心,“身”是企业内部的各项运营动作,要用“认知创新”引领企业内部的各项创新,让认知创新统领企业的一切资源的分配及调用。

 

(4)不断自我创新,引领行业发展。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品类的发展态势是由代表品类的品牌主导的,品类领导者如果不能引领竞争对手一起将品类做大,那么品类很可能会被边缘化,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市场的萎缩。企业,特别是领导者,要通过不断创新扩大市场,为品类的拓展和突破打开物理市场和心智空间,引领所在行业的发展。

 

3. 企业家要做好角色转换,做好内外部信息的连接者 

在产品稀缺年代,企业的战略重心在工厂,在生产好的产品;当进入产品丰富年代后,企业则重在渠道、加大对市场的投入;而当进入产品过剩时代,企业的战略重心则转为了顾客心智,企业经营的重心在于打造品牌的差异化认知。

 

当前企业的成果已经从之前的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,转向了打造品牌,由于企业的成果界定发生了转变,随之也带来了企业决策主体由原来的企业家或者管理层,转变为了顾客。

 

中国品牌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,中国企业要学会转变战略布局。很多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由小到大,但也养成了一些惯性思维,经营都是从内部出发,都是从企业的管理层面、营销层面,甚至从人力配置层面入手,缺乏顾客思维。企业急需站在外部视角和未来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企业动作。

 

也就是说,中国企业家不仅要成为战略决策者,不断地通过自我变革来紧抓外部机会,更要界定清楚企业的成果在外部,即顾客端,从管理者变成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连接者,通过打造品牌影响力持续获得顾客的青睐,从而构建起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。

 

创造价值,收获成长,赢得荣耀
法律声明 Copyright © 中山市企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2011108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2503号业务电话:13590940718
Copyright © 中山市企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业务电话:13590940718



咨询电话